论"紧日子”过出“大智慧"的行为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温州
阅读: 1264 评论: 1
看完这篇《忍民日报》7 月9日的雄文,我不禁为某些人的数学天赋拍案叫绝——全国调剂200台设备就敢吹省了4000万,这计算器怕是镶了金边吧?建议下次直接说节约了4个亿,反正数字游戏嘛,重在参与。

所谓"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听起来多么高大上,仔细一品不就是机关单位版的"闲鱼"?只不过我们这个"闲鱼"特别讲政治——卖家不能定价,买家不能议价,交易全靠"觉悟"。某部委的旧电脑漂流到基层学校继续发光发热?建议下次漂流点更实用的,比如部委食堂的剩饭剩菜,那才叫真正的"物尽其用"。

文章里那些"数据底座""资源匹配引擎"之类的黑话,翻译成人话就是:原来各单位藏着掖着的家当,现在被迫上网晒库存了。这哪是什么技术创新,分明是财政穷到连遮羞布都要循环利用的无奈之举。毕竟当"紧日子"成为新常态,连打印机都要搞"一机传三代",我们终于活成了自己曾经笑话过的北朝癣笑话。

最绝的是这个"无偿调剂"制度——既不用考虑资产折旧,也不用核算使用成本,反正左手倒右手,账面上永远赢麻了。建议财政部再接再厉推出"公务员共享平台",今天张处长去A部门上班,明天李科长到B单位打卡,充分体现"全国一盘棋"的优越性。

至于文末那些"破解车位矛盾""避免重复建设"的美好愿景,建议小编直接改行写科幻小说。毕竟在现实世界里,连200台设备调剂都要大书特书的治理能力,还是先想想怎么让机关食堂少倒点剩菜更实在。

最后必须点赞这个"紧日子出大智慧"的神逻辑——按这个思路,建议下次发文《论吃土如何吃出米其林三星体验》,绝对更能彰显制度优越性。

——————————————————————————————————

原文:

把“紧日子”过出“大智慧”(xx 时评)

xx涵

2025年07月09日08:18 | 来源:《xx 日报》

  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

  2025年1月,财政 x 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

  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已成常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过紧日子,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确保财政可持续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一些单位反映“经费压缩已达极限”“无空间可压”。如何继续过紧日子?

  节约财政经费,不仅是一道作风考题,也是一道科学高效配置和使用资源的管理课题。全国资产调剂共享的创新举措,其意义不仅在于唤醒了“沉睡资产”,也深刻昭示:节约集约利用财政资金,办法总比困难多。

  思路一变天地宽。共享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国的资产信息“一张网”。单位可将闲置资产信息上传平台,有需求的单位则可在线“淘”到所需,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无偿调剂。这不仅是空间层面的“共享”,更是资产价值的“重生”与财政资金的“节流”,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资源错配矛盾。

  某部委闲置的电脑,经平台流转至基层学校,继续发挥作用;发达地区医院更新换代的专业设备,无偿调剂给基层医疗机构,正好满足所需……“资产漂流记”表明:只要敢于打破陈规,善用技术手段,着力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紧日子同样能过出高效能、新境界。

  共享平台高效运转的核心支撑,在于数据的互联互通与信息的共享共用。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资产数据的标准化采集、集中化管理和动态化更新。这为精准掌握资产“家底”、智能分析调剂需求、高效撮合匹配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底座。平台如同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资源匹配引擎”,让闲置资产在需要的地方重新焕发生机。当然,这仅仅是起点,数据共享与信息技术的潜力远未穷尽。

  在财政资金管理上,大数据穿透式追踪资金流向,监督资金使用情况,让每一分钱花在明处、用在实处;在政府采购领域,智能平台能汇聚需求、优化方案,节约采购资金、实现规模效益;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数据融合分析能精准识别需求缺口,推动服务资源优化布局。由此而言,打通数据壁垒,拥抱智慧治理,政务效能与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空间不可限量。

  共享平台成功运行的深层密码,还在于“无偿调剂”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一般情况下,资产无偿转移常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与利益协调难题。全国资产调剂共享由财政部统一部署,确保了政令畅通和执行有力,展现出“全国一盘棋”的高效率。这种基于共同事业目标而非单纯经济利益驱动的协作模式,降低了制度成本,使大规模、跨层级的无偿共享成为可能。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生动实践。

  共享平台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把具有普遍意义的“金钥匙”。比如,如何破解企事业单位晚间车位闲置与老旧城区夜间居民车位紧张的矛盾,如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去很多治理层面的“硬骨头”,都可以从共享、调剂上求解,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惠民便民。

  “紧日子”可以过出“大智慧”,存量里也能找到新增量。善用制度优势凝聚共识,依托技术手段打破藩篱,在合作协同中挖掘存量潜能,正是应对挑战、激活发展动能的破局之道。

  《 xx 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05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评论1
玉兰广场舞 发表于 2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浙公网安备 33038302330605号|龙港论坛 |浙ICP备19040956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回复 列表 顶部